习近平提到的古代治国理政经验

新华视点人民日报   发布时间:2014-10-17 来源:互联网

 

  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历史是最好的老师。我国古代主张民惟邦本、政得其民,礼法合治、德主刑辅,为政之要莫先于得人、治国先治吏,为政以德、正己修身,居安思危、改易更化,等等,这些都能给人们以重要启示。


  这些古代治国理政经验凝聚着中华民族先贤的智慧,背后的典故、出处皆大有文章。


1民惟邦本



【典出】:《尚书·五子之歌》

【原文】: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释义】:百姓是国家的根本。

【引申】:民为邦本思想在夏朝就已出现。《夏书》的佚文就有“后非众无与守邦”的说法。孔子说:“民以君为心,君以民为本”,“心以体全,亦以体伤。君以民存,亦以民亡”(《礼记·缁衣》)。荀子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哀公》)。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贵君轻”。荀子说:“庶人安政,然后君子安位”。《春秋谷梁传》中则记录:“民者,君之本也”。唐太宗李世民则总结出“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贞观政要·君道》)的道理。


2政得其民



【典出】:《孟子·离娄上》

【原文】: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

【释义】:治理国家在于得到人民的支持,赢得民心。

【引申】:《管子·牧民》中说:“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孟子·离娄上》说:“桀纣之失天下者,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孟子·尽心上》记载,孟子曰:“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


3礼法合治



【典出】:综合

【释义】:道德教化与法律强制相结合的治国方式。

【引申】:礼治和法治是中国古代政治家、思想家一直探讨、思考的两种主要治理国家方式,在实践中往往倾向合而为一,“礼法合治”。“礼法合治”主要是指道德教化与法律强制的结合。它一方面表现了礼、法在制度上由原先的对立走向统一,另一方面表现了礼、法在统治方法上的相互补充和交替使用。


4德主刑辅



【典出】:综合

【释义】:用道德教化作为训导臣民的主要手段,刑法为辅助手段。

【引申】:“德主刑辅”法律思想以礼法制度、人治和仁政为前提,重视道德教化,兼容刑罚,以德去刑为主要内容。西汉董仲舒在儒家关于礼、法的思想基础上与阴阳学说、“天人感应”的思想相结合,提出了系统的完整的“阳德阴刑”的德主刑辅论,指出“阳为德,阴为刑;刑主杀而德主生……以此见天之任德不任刑也。”


5为政之要莫先于得人



【典出】:《资治通鉴·魏纪五》

【原文】:为政之要,莫先于用人。

【释义】:处理政事没有比得到优秀人才更重要的。

【引申】:人才对于治理国家的重要性是中国政治家、思想家一直在强调的。《墨子·尚贤》中说:“尚贤者,政之本也。”明太祖朱元璋说:“构大厦者,必资于众工;治天下者,必赖于群才。” 清代康熙皇帝则直白地说:“政治之道,首重人才。”


6治国先治吏



【典出】:中国古代政治家提出“治国先治吏”的治国方略,得到广泛认可。

【释义】:治理国家必须先治理好官吏。

【引申】:治国就是治吏。《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中记载:“至于吏不容奸,人怀自厉,道不拾遗,强不侵弱,风化肃然也。”


7为政以德



【典出】:《论语·为政》

【原文】: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释义】:以道德原则治理国家。

【引申】:强调道德对政治生活的作用。


8正己修身



【典出】1:《礼记·中庸》

【原文】1: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

【典出】2:《礼记·大学》

【原文】2: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释义】:端正自己的思想言行,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

【引申】:《论语·子路》中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唐代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提到:“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


9居安思危



【典出】:《左传·襄公十一年》

【原文】: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敢以此规。

【释义】:处在安乐的环境中,要想到可能有的危险。

【引申】:唐代魏征《谏太宗十思疏》中说:“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10改易更化



【典出】:《汉书·礼乐志》

【原文】:为政而不行,甚者必变而更化之,乃可理也。

【释义】:制度等方面的改革和变化。

【引申】:董仲舒在《对贤良策》中说:“汉得天下以来,常欲善治而至今不可善治者,失之于当更化而不更化也。”


特别声明:本站的所有信息仅供参考。
推荐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