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人的祖先来自福建?

潮汕圈   发布时间:2015-06-12 来源:互联网

【潮汕圈-向世界报道潮汕】

速读

   潮汕地区流传着这样一句俗语——“潮州人,福建祖”,意思是潮州人的祖先大多来自福建。正因为如此,潮州人又有一个特别的称呼——福老人。

  在福建和潮汕,岁时节庆有很多相似的风俗。刚过去的清明,两地都有吃鼠曲粿的传统


  潮汕地区流传着这样一句俗语——“潮州人,福建祖”,意思是潮州人的祖先大多来自福建。正因为如此,潮州人又有一个特别的称呼——福老人。


  有趣的是,宋元时从福建移居潮汕的共有60多个大家族,其中有相当大一部分都来自莆田。而如今潮汕地区的第一大姓“陈”,同样大部分源自福建。


  两地之间这种独特的渊源,连南宋的王象之也不得不承认:虽境土有闽广之异,而风俗无漳潮之分。两地实在是相似得很!


  为避战乱“入潮”


  自晋代开始,战乱就是中原百姓南迁的重要原因。他们一路南下,一度在福建止步并落地生根。不过唐代安史之乱后,社会再次动荡,定居在福建的不少家族只好继续南迁,一脚踏进了潮汕境内。


  这其中最典型的,当属莆田杜竹轩兄弟四人的南迁故事。为避战乱,他们举家南下。随着后代子孙的播迁,杜氏家族的触角伸到了丰顺、紫金、普宁、潮阳等地。繁衍至今,潮汕地区的杜氏后人约有6.24万人。同样,因唐末黄巢起义,宁化石壁的薛氏也加入了南迁的大军。入潮后,薛氏子孙布点16处,至今约有1.57万人。


  除躲避战乱外,福建人定居潮汕还有另一个重要原因:两宋期间,地方官一般不选用当地人,因此潮汕有不少官员来自福建。这些士大夫抵达后,发现此地山好水好,退休后索性长留,从此甘做岭南人了。譬如晋江人吴驹,在潮阳县县令任满后,便被当地的风光彻底虏获不再回乡,而是选择在潮阳芦溪定居。


  来自莆田的特别多


  南迁的大军浩浩荡荡。仅宋元期间,移居潮汕的福建家族就多达60余个。根据记载,他们来自福建各地。不过这其中有个有趣的现象很值得玩味:他们中的相当一大部分,都出自莆田。


  为何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学术界认为,这可能与莆田的地理位置有关。很长一段时间内,它都是南下中原移民的“中转站”。


  以明初为例,当时战争刚结束,整个社会的生产力亟需恢复。鉴于此,官方鼓励农民到田多人少的地方去。为了将大规模的移民置于官方的有序管理下,朝廷特别设立了管理机构,让百姓先在指定地点集合,编排队伍,等候官府发给凭照。这些移民只有拿到凭照后,才能南迁入潮。


  巧的是,莆田地区恰好是明朝“设局驻员”的移民管理机构的驻地,无怪乎来自莆田的潮汕人比比皆是了。


  第一大姓出自福建


  在福建和台湾,我们还能听到这样一句话:陈林蔡,天下居一半。它说的是闽台两地的姓氏构成,巧的是,它同样适用于潮汕。


  以潮汕第一大姓“陈”为例,她现有人口150多万。追溯根源,则大部分出自福建。其中的“龙湖派”,后人便认为祖居地是福建的云霄县,自己是“开漳圣王”陈元光的后代。而潮汕另一大姓“蔡”姓,一支源自莆田,一支源自建阳,都是福建人南下带来的姓氏。


  值得关注的是,除了给当地带来大量人口外,一起南迁落地的,还有福建更先进的生产力。特别是两宋期间,福建人的航海技术无可比拟,这必然能为潮汕的海上贸易助力。至于福建人那些根深蒂固的文化习俗,至今我们仍可以在两地的岁时风俗里找到相似的痕迹。


  而两地的相似和关联,早在南宋就被风物学家看在眼里。王象之在《舆地纪胜》里便说“虽境土有闽广之异,而风俗无漳潮之分”。这论断至今看来,仍颇有几分道理。

特别声明:本站的所有信息仅供参考。
推荐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