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奥的中国智慧“郑伯克段于鄢”

   发布时间:2016-07-22 来源:互联网

近些时候,习近平一直学习中国智慧。中国智慧很深奥,比如《三十六计》、《孙子兵法》等。《左传》第一篇“郑伯克段于鄢”, 可称得上是第一计:欲擒故纵。

郑庄公即位后,他的母亲武姜喜欢小儿子段,就向他提出分封一个地方给叔段打理,显然是迫不及待地想壮大叔段的势力。起先说是一个叫“制”的地方,郑庄公不同意,因为这个地方易守难攻,且是边境,容易发展壮大。然后他母亲要求在“京”这个地方,实行区域自治,郑庄公没有推辞。于是叔段又有了一个外号叫“京城大叔”,开始招兵买马,联合边境的两个地方,真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郑国的大夫祭仲开始给郑庄公提醒了,要注意你这个亲弟弟的举动了,郑庄公说了一句很有名的话:“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后来郑国另一个大夫子封也看不下去了,对郑庄公说:“你到底想怎么样,是让我去服事你的弟弟,还是剪除你的弟弟,你自己说吧。”郑庄公仍然不紧不慢的说:“无庸,将自及。”后来又说:“不义不昵,厚将崩。”

叔段是如何走上绝路的?首先是母亲的鼓励和纵容,其次还有郑庄公的不动声色的示弱,最重要的还是自己对于形势的判断和对于自己的亲哥哥的认识的严重错误造成的。而武姜告诉叔段,自己可以做为他的内应,让他更是认为成功的概率是很大的。一个母亲纵容自己的小儿子去灭掉大儿子,实在让人无法想象。难怪后来,郑庄公要说出只有到了黄泉才能母子再相见的话来。对比自己的母亲与弟弟的行为,郑庄公的不仁与不义恐怕也是情有可原的。

最后时刻,郑庄公吐出两个字:“可矣”。一举将段剿灭。

中国人认为,身上长了疖子,在它还没有坏透的时候不要捏,捏了会很疼,长得时间会更长,危害更大,结得疤会更大,如果病变,甚至有生命危险。只有当它烂透了,一捏就破,血脓全部挤出,才能治好。那么就要隐忍,还要轻轻挤挤,让它烂得快些。

特别声明:本站的所有信息仅供参考。
推荐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