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中国股市的兴奋点在哪里?

   发布时间:2016-10-01 来源:互联网

  自2015年6月份之后,中国股市出现了一轮轰轰烈烈“去杠杆化”,“去泡沫化”的过程,而股市也从最高点下滑近50%,大量投资者陷入了深度套牢的局面。“成也资金,败也资金”,这是近年来中国股市最为真实的写照。由此可见,随着杠杆资金对股市撬动影响的逐渐降低,新增流动性涌入股市的热情也显著下降,而场内存量资金的利用效率也大打折扣。

  时至今日,距离前期股灾风波,已经有一段不短的日子。但,对于当下的中国股市,虽然整体系统性风险已经大幅降低,且股市泡沫风险也得到了较大程度地压缩,但因市场缺乏了赚钱效应,且股市日均成交量能的接连下降,由此也导致了股市长期处于多空僵持的局面,股市的投资热情也骤然降低。

  与之相比,中国房地产市场,特别是一二线的房地产市场,却展现出持续飙升的格局。与此同时,在房地产市场持续赚钱效应的诱惑下,大量资金涌向了房地产市场,试图获得阶段性的资产增值机会,而这一举动,也间接起到了分流股市存量资金的影响,对股市投资信心的修复起到了冲击的作用。

  作为社会财富资金最为聚集的投资场所,如果股票市场能够得到合理地激活,并从实质上激活起它的赚钱效应及投资功能,则这对疯狂的房地产市场而言,也会起到或多或少地降温作用。同时,随着股市投资功能的恢复,也将会更好地满足股市融资的需求,发挥股票市场的真正作用。

  那么,对于中国股市而言,它的兴奋点究竟在哪里呢?市场又该如何获得被激活的机会呢?

  实际上,对于长期以资金作为推动主导的中国股市,积极引导外部资金,尤其是长期资金的入市,将会是一个激活股市的重要方式。但,如何正确合理去引导,却具有一定的难度。

  近一段时期,险资资金在二级市场上的接连入股,乃至举牌的动作,引起了市场的重视。但,在险资大举投资“优质资产”的过程中,难免会存在一些高杠杆的投机行为,并可能会因股票价格的不稳定,而容易触发局部性的系统性风险。与此同时,在其大举入股投资之际,因其往往采取相对野蛮的方式来达到入股举牌的目的,由此容易引起系列的股权争夺事件。对于上市企业来说,一旦控制权丢失,核心管理团队发生意见分歧,则对企业的长期发展,盈利预期,将会构成直接性的冲击影响。

  由此可见,对于长期资金的入市,需要适度的政策去引导,让其在二级市场上起到良好的价值投资引导作用。长期下来,随着长期资金的加快入市,将会提升股市机构投资者的占比比例,逐渐利于股市中长期的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鉴于近年来“民间资金多,投资渠道少”的现象愈发明显,加之国内资产荒压力的加剧,如何构建起一个良好的投资渠道,并能够给予投资者带来中长期稳定的投资回报预期,以达到正确引导资金投向的目的,这将会是当下引导庞大民间资金去向的重要难题。

  事实上,近年来一二线房地产市场的火爆,很大程度上源自于资产强烈的保值增值需求。由此可见,纵观当下国内的投资渠道,房地产市场的保值增值效果仍然受到多数投资者的青睐。

  然而,反观国内的股票市场,长期处于波动率低、赚钱效应弱的局面,作为颇具逐利性的资金而言,宁愿往房地产市场,乃至港股市场等投资渠道,去寻求更好的保值增值需求,也不愿意停留在中国股票市场之中。很显然,中国股市可否形成持续有效的赚钱效应,这将会直接影响到各路资金的投资配置情况。

  其实,对于中国股市而言,其往往不缺乏资金,缺乏的是投资信心。然而,对于市场来说,投资信心的修复,是需要具备持续性的赚钱效应进行刺激。或许,面对当下民间资金庞大的大环境,一旦股票市场得以激活,形成真正意义上的赚钱效应,则将可能会引发各路资金的蜂拥而至,从本质上起到激活股市的效果。

特别声明:本站的所有信息仅供参考。
推荐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