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解密投资秘诀

   发布时间:2010-10-02 来源:互联网

巴菲特解密投资秘诀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0年09月30日14:14

  他白手起家,11岁开始投资股票,79岁时资产已高达620亿美元,成为世界首富;他发掘了可口可乐、运通公司等一大批传奇性的企业,并数十年持有与其共同成长;他公司的股票在30年间上涨了2000倍,股东会已成为崇拜者的朝圣大会,甚至有人不惜花费数百万美元换取与他共进午餐聆听教诲的机会。他就是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迄今为止最为成功的投资家,在美国乃至世界投资历史上,他的成就无人企及。

  沃伦·巴菲特1930年8月30日出生在美国内布拉斯加州的奥马哈市。他从小就极具投资意识,1941年,11岁的巴菲特购买了平生第一张股票。1947年,巴菲特进入宾夕法尼亚大学攻读财务和商业管理。两年后,巴菲特考入哥伦比亚大学金融系熏拜师于著名投资理论学家本杰明·格雷厄姆。1956年,他回到家乡创办“巴菲特有限公司”。1964年,巴菲特的个人财富达到400万美元,而此时他掌管的资金已高达2200万美元。多年来,在《福布斯》一年一度的全球富豪榜上,巴菲特一直稳居前三甲。

  “投资对于我来说既是一种运动,也是一种娱乐。我喜欢通过寻找好的猎物来捕获稀有的快速移动的大象。” ——沃伦·巴菲特

  巴菲特习惯在午餐时喝一瓶可乐。

  成功的秘诀

  世界著名投资大师、被誉为“股神”的巴菲特29日下午在北京与中国听众一起共话财富,畅谈投资秘诀。

  在回答听众“您投资的成功秘诀是什么?”时,巴菲特说,两个原则最重要:“第一,把股票投资当作生意的一部分;第二,确立安全边界。”

  巴菲特表示,确立一只股票的安全边界尤为重要,这是保证成功投资的不二法门。“一只股票有其实际的价值中枢,当市场价格已经超过这只股票的实际价值很多的时候,就到了该卖出的时候了。你在"抄底"时也不要指望在已经跌了95%或者90%的时候能够买入,这是很难的。”

  巴菲特幽默地指着坐在他身旁的老朋友,伯克希尔-撒韦投资公司的副总裁查理·芒格表示,查理是使他投资能够保持常年不败的“秘密武器”。“查理总是教会我不要去买那些在统计上看起来很便宜的股票,查理在很多问题上都是很精明的。”巴菲特说。

  巴菲特发表一年一度的《致股东的一封信》,其中重申了让自己成功的投资“秘诀”:

  1.保持流动性充足。他写道,我们决不会对陌生人的好意产生依赖,我们对自己事务的安排,一定会让我们极有可能面临的任何现金要求在我们的流动性面前显得微不足道;另外,这种流动性还将被我们所投的多家、多样化的公司所产生的利润流不断刷新。

  2.大家都抛时我买进。巴菲特写道,在过去两年的混乱中,我们把大量资金用起来;这段时间对于投资者来说是极佳时期,因为恐慌气氛是他们的最好朋友……重大机遇难得一见,当天上掉金时,要拿一个大桶而不是顶针去接。

  3.大家都买时我不买。巴菲特写道,那些只在评论家都很乐观时才投资的人,最后都是用极高的代价去买一种没有意义的安慰。从他这句话推导,显然是要有耐心。如果人人都在买进时你做到了按兵不动,那么只有在人人都抛售时你才能买进。

  4.价值,价值,价值。巴菲特写道,投资中最重要的是你为了什么而给一家公司投钱———通过在股市中购买它的一个小部分———以及这家公司在未来一二十年会挣多少。

  5.别被高增长故事愚弄。巴菲特提醒投资者说,他和伯克希尔副董事长芒格(CharlieMunger)不投那些“我们不能评估其未来的公司”,不管它们的产品可能多么让人兴奋。

  多数在1910年押赌汽车业、1930年赌飞机或在1950年下注于电视机生产商的投资者,到头来输得一无所有,尽管这些产品确实改变了世界。“急剧增长”并不一定带来高利润率和高额资本回报。

  6.理解你所持有的东西。巴菲特写道,根据媒体或分析师评论进行买卖的投资者不适合于我们。

  7.防守好于进攻。巴菲特写道,虽然我们在某些市场上扬的年头里落后于标普指数,但在标普指数下跌的11个年头里,我们的表现一直好过这一指数;换句话说,我们的防守一直好于进攻,这种情况可能会继续下去。在动荡年代,巴菲特的这些建议都是符合时宜的。

  股神的八个“秘密”

  1.少年叛逆偷过东西

  巴菲特12岁时,随家人从内布拉斯加州搬到华盛顿。环境的改变使巴菲特变得叛逆。巴菲特在学校的成绩很差,常常逃学,还到百货商店偷东西。父亲发现后,警告他说如果不改正的话,不给他靠送报赚钱的机会。结果从小就很有商业头脑的巴菲特妥协了。

  2.中学时期自己买地

  早在中学时期,巴菲特已展现出过人的商业天赋。他16岁时通过送报攒了2000美元。他拿出其中的1200美元在内布拉斯加州购买了一块16公顷的土地。他在当地请了一个农民帮他耕种土地。此后,巴菲特开始在学校介绍自己是来自内布拉斯加州的农场主。

  3.被哈佛商学院拒收

  巴菲特19岁时曾报读哈佛商学院。凭他超乎年龄的丰富的股票知识,巴菲特信心满满。但最后被学院拒收。后来,巴菲特发现他的偶像、证券分析之父本杰明·格雷厄姆在哥伦比亚大学执教。于是,他进入哥伦比亚大学攻读经济学硕士学位。

  4.差点贱卖自己的公司

  上世纪60年代,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还是一家为生存而挣扎的纺织品公司。当时,巴菲特已经和波克夏公司的老总谈好将以每股11.50美元的价格将公司卖给后者。但是当对方试图再把股价压低12美分时,巴菲特发怒了。后来,他改变了出售公司的决定并把波克夏公司老总手头拥有的股份也买了过来。

  5.与原配离婚一生遗憾

  回忆起原配夫人苏珊在1977年独自从内布拉斯加州搬到加州,巴菲特说:“那件事本不该发生。那是我犯的最大的错误。”当时,巴菲特已经拥有7200万美元的家产,但是,他的全副身心仍然放在怎样赚更多的钱上。随着巴菲特专心致志于投资活动而疏于照顾家庭,苏珊也愈来愈投入社区生活,由此萌生去意。

  6.本来喜欢百事可乐

  很多人都知道巴菲特喜欢喝可口可乐,但是,很少人知道他本来是百事可乐的拥趸,曾经每天都要喝四五瓶百事可乐。在50岁生日的时候,巴菲特还收到一个外形像六罐装百事可乐的生日蛋糕。但在1987年,一个朋友介绍他尝试可口可乐公司生产的樱桃口味可乐,巴菲特喝过后非常喜欢,由此爱上了可口可乐。

  7.成功欲望极其强烈

  巴菲特骨子里是一个事业心和成功欲望极其强烈的人。他11岁的时候就立志要在35岁之前成为一名百万富翁,结果他提前实现了这个目标。巴菲特曾有一句名言:“投资对我来说既是一种运动,也是一种娱乐。我喜欢通过寻找好的猎物来捕获稀有的快速移动的大象。”

  8.“股神”也有失手时

  被誉为“股神”的巴菲特也有失手的时候。在上世纪80年代,巴菲特入股美国航空公司。但是该公司股票随即出现暴跌。巴菲特说:“刚付了款,公司股价就暴跌了,从此一蹶不振。我还在电话语音信箱留言自嘲说:"我是沃伦·巴菲特,我是一个飞机狂。"”(王希怡)

  巴菲特中国行吸引了国内的极大关注,在巴菲特抵达中国的第一天,9月27号晚上,巴菲特在比亚迪公司宴会上现场表演才艺,谈着吉他唱歌……

  巴菲特语录

  “我本来是要用中文发言的,不过如果用中文,翻译小姐就要失业了。”9月27日,在沸沸扬扬炒作了一个多月后,巴菲特终于来到中国,一席幽默的言语立刻让现场气氛轻松起来。详细>>>

  巴菲特:我生在中国也能成功。巴菲特表示,自己在1949年19岁的时候阅读了《聪明的投资者》这本书,从中得知导致股价波动的因素很多,最重要的并不是每天、每个月、每个季度的股价波动,而是这只股票背后所代表的公司。巴菲特说,这个原理在中国和美国是一样的,即使自己生长在中国,也可以取得成功。详细>>>

  巴菲特:幸福在于有多少人爱你。我很享受我所从事的工作,我并不是为了赚钱而工作。我想要赚钱,那是因为这是我为成千的投资者所做的工作,我希望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有一个很优秀的记录。我为我今天从事的工作感到高兴,我在25岁的时候会为此感到高兴,现在我依然为此感到高兴。如果我现在回到25或者30岁,我当然会更加高兴,但是我现在已经感到很高兴了。我到底拥有多少钱并不会改变我的生活,所以我认为,现在应该是捐赠一些东西的时候了。并不是要捐赠我现在必需的财产,而是捐赠出那些我现在并不需要的财产。我四年以前就做出了这个决定,决定了我如何捐赠这些财产。详细>>>

  80岁高龄的巴菲特被听众问道:“为什么你80岁还不退休,而盖茨那么年轻就已经退休了?”在一片笑声中,巴菲特坦言自己确实很想工作,他们公司里有许多年纪很大也很优秀的经理。“如果你们发现我在生意场上"睡觉"了,请务必要告诉我。”巴菲特打趣道。详细>>>

  “有些物质的东西能让我生活得更惬意,但另有许多却不能。占有过多东西的人,往往会反过来被这些东西占有。除了健康以外,我最为珍视的财产是有趣、性格各异和友谊持久的朋友”详细>>>

  谈慈善晚宴

  昨日,股神巴菲特和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在北京宴请中国富豪,将一场持续了数月的富人如何慈善大讨论推向了顶峰。但据记者了解,会谈虽然气氛热烈,但远未到社会期望的那么深刻。相反,无处不体现的神秘包装让这场聚会看起来更像是一场慈善秀。

  巴比二人只字未提劝捐

  在昨日聚会上,巴菲特表示,“我没有因为钱而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但捐出的钱却可以改变千百万人的生活方式。”不过他也坦诚地表示,自己从来没有因为从事慈善而作出牺牲,也没有因为捐赠而让自己省吃俭用。

  巴比的谦虚、坦诚让会场气氛相当轻松,引得场内富豪主动和其攀谈。陈发树主动套近乎,说公司的总裁唐骏原先是微软的高管,而他自己在去年5月和巴菲特吃过饭。

  对于此前的劝捐,巴比遵守了自己在来中国之前的承诺。聚会富豪告诉记者,巴比两人只字未提劝捐,反而还宽慰大家,捐赠完全是个人的决定。

  对于社会热议的裸捐话题,陈光标高调表态,自己作出的裸捐承诺是对巴菲特和盖茨的一个见面礼。他告诉记者,他将倡议国内富豪明年去美国募捐,他还想和巴比商量,如何把全球富豪联合起来建立一个慈善基金会。

  慈善不是简单捐款

  “相比巴菲特和盖茨,中国富豪在慈善心态上和他们并没有太大的鸿沟。不同的可能是慈善的历史和传统”。

  聚会上,比尔·盖茨称,自己小时候父亲就有参与慈善的习惯,有时为了帮助别人甚至影响到了自己家庭的日常生活,但这种传统深刻地影响了他。“对于中国富豪,我们的财富是在最近30年积累起来的,相应也缺乏这一方面的传统。”参会的中国富豪们认为。

  此外,巴比在慈善方面表现出了更为广阔的眼界,他们的项目没有国界、种族的界限,“他们很关注把钱用在合适的地方,比如教育和疫苗。盖茨一直很热心疫苗领域,认为这是花钱最少、最能帮助到大家的一个方向。慈善不是简单的能力大的人帮助能力弱的人,而是通过慈善帮助人们去发挥自己的潜能,使人们能到达此前不能到达的境界”。

  巴比亲笔信

  新华网北京9月14日电 (记者崔静、吴晶)即将再次踏上中国之旅的美国首富比尔·盖茨和“股神”沃伦·巴菲特14日以亲笔信的形式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他们在信中指出,此次访华意在与中国成功的商业人士和慈善家就中国的慈善工作进行交流。

  他们表示,做慈善可以有多种方式,中国在这方面已经进行了很多探索和努力,其对慈善事业的热忱将不断给世界带来惊喜。“在整个中国社会,我们都看到了慈善的力量!”“我们非常荣幸有机会能够聆听和学习中国的经验,并分享把财富尽可能多地回馈社会所带来的兴奋和喜悦。”

  这是盖茨和巴菲特首次在全球范围内公开阐述中国之行的目的。他们在亲笔信中说:“还有几周时间,我们就要再度访问中国。在此次行程中,我们将有机会与中国一批成功的商业人士和慈善家就中国的慈善工作进行交流,了解中国慈善事业的概况,并且分享捐赠如何对社会和世界产生影响的经验。对此,我们充满期待。”

  盖茨和巴菲特在信中明确表示,此次中国之行的主要目的是学习、倾听,以及与那些对慈善活动感兴趣的人分享经验。“有些人猜想我们此次中国之行将劝说人们进行捐赠——其实,并非如此。”

  此前,盖茨和巴菲特共同发起一项名为“财富捐赠承诺”的倡议,号召美国富豪将自己的一半财富捐献出来,得到40个美国富豪家庭的支持。因此,当二人宣布将于本月末在中国举办一场慈善晚宴,邀请50名中国富豪参加时,很多人认为,这个聚会的主题将是“劝捐”。

  对此,盖茨和巴菲特在给新华社记者的亲笔信中说,“"财富捐赠承诺"只是众多慈善形式的一种。我们尚不了解,对于中国而言,这一模式是否合适。”“中国有自己的具体情况,因此中国的慈善模式也会有自己的特色。”

  盖茨和巴菲特说,慈善捐赠的优良传统在中国源远流长。而今,当代中国人更面临一个重要的历史机遇——为后人树立慈善榜样。这些努力很可能会对中国现代社会慈善的成长和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他们还同时强调,慈行善举并非仅限于富裕阶层。邻里之间的互助行为并不亚于一个富裕的人捐赠大笔财产,两者同样值得赞赏。“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尽己所能,回馈社会。正如中国那句古老的名言所述,"施惠勿念,受恩莫忘"。”

  谈传记:“别太夸我”

  上世纪90年代末,施罗德在撰写一份有关巴菲特经营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报告时接触到巴菲特,深得后者赏识。巴菲特于是邀请她帮他写传记,与她聊了数千小时,还提供大量个人档案和朋友数据助她撰稿。他还说:“如果我的说法与任何其他说法不同,那你就选一个没那么夸我的版本。”

  小时候的沃伦·巴菲特在学校里成绩很差,还经常离家出走,还常常到社区里的商店偷体育运动商品。有一次,巴菲特的父亲发现他的衣柜里堆满了高尔夫球,因而起了疑心。父亲作出最后通牒:除非改正错误,否则的话不准他再去靠送报纸来赚零用钱。

  “这个通牒对我很奏效。”巴菲特说。他从此“改邪归正”,并靠送报纸积攒下来的零用钱,在内布拉斯加州一个农场买了一块16公顷的土地,当时他只有16岁,还是华盛顿中学的学生。巴菲特在当地雇了一名农民帮他耕种土地,有关协议持续至今。

  拒绝帮妹妹还债

  爱丽丝在传记中披露了一些似乎有损巴菲特形象的轶事。例如在1977年,巴菲特的原配夫人搬出了他们位于内布拉斯加州的家。巴菲特回忆往事时说:“这不该发生。这是我人生中最大的错误。”当时,巴菲特已经积攒了大约7200万美元的身家。但是,他仍然把全副心思放在怎样赚更多的钱上,“家人变成了第二位。”巴菲特向爱丽丝解释说。 上世纪80年代末,巴菲特的妹妹多丽丝因为投资金融衍生产品失利而濒临破产。她恳求当时坐拥20多亿美元的哥哥出钱帮她渡过难关。但是巴菲特拒绝了妹妹的请求,理由是他觉得这样做等于资助那些不理性赌博的投机者。“我本来可以帮她承担几百万美元的债务。但是,你知道,我觉得那帮人本来就该死。”

  11岁立志当百万富翁

  据透露,巴菲特经常和太太与子女签协议。一次,巴菲特认为他已经成年的儿子豪伊的体重应该控制在182.5磅以下,如果豪伊超过这个重量,就要把两人共同拥有的农场的总收益的26%交出来,如果体重在182.5磅以下,巴菲特则把22%的总收益交出来。

  巴菲特在童年的时候就宣布自己要在35岁之前成为百万富翁。现在拥有500亿美元家产的他显然早已远远超越了这个目标。巴菲特成功的秘诀究竟是什么?据传记披露,巴菲特的成功不仅靠过人的投资天赋,更关键是他那股永不停歇的冲劲。

  据说,在巴菲特出席的一个晚宴上,主持人问巴菲特,你认为使你获得成功的最重要因素是什么?巴菲特回答说:“专注。”而当晚有另一个人也给出了同样的答案,那就是比尔·盖茨,唯一比巴菲特更富有的美国人。

  “股神”的趣事

  人生的第一本帐本

  6岁的时候,巴菲特开始卖口香糖,而且那时候就显示出,他是个做生意挺有原则的人。

  巴菲特爷爷在奥玛哈(Omaha)经营一家超市,巴菲特从爷爷那里批货。《雪球》书中,他说:阿姨送给我的一个绿色小托盘,上面隔成了5个小区域,可以让我放水果、薄荷、双重薄荷等等口味的口香糖,……我会在社区里面一户一户的敲门卖口香糖,通常是晚上去卖。

  巴菲特回忆,我记得一个叫做维吉尼亚。麦可维(Virginia Macoubrie)的女人说,“我要买一片水果口味的口香糖。”年仅六岁的巴菲特回答她,我们是不会分拆口香糖来卖的。

  我的意思是,我有我的原则!一包口香糖要价5美分,但她却只想花1美分在我身上。巴菲特告诉作者施洛德,他小小年纪时,心里的想法。

  施洛德指出,对6岁的巴菲特来说,他很想卖掉口香糖,但只有买卖还不足以让他改变原则;如果拆开单卖1片,意味着他得承受另外4片卖不掉的风险,卖掉一整包,他可以赚到整整2美分利润,铜板实实在在的握在手心里面。2美分,就像最初的几片雪花,是(巴菲特)未来财富雪球的基础。施洛德说。

  而小小年纪的巴菲特,把他赚到的每一分钱都记录在一本小小的紫红色登记簿,这是他 人生的第一本帐本。

  11岁赚取第一桶金

  巴菲特生于1930年,父亲经营着一家证券经纪公司,对巴菲特了解股票及债券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巴菲特从小就对数字有一种本能的渴望,7岁时,他曾因高烧住院,在空闲时小巴菲特经常在纸上写下一串串数字,当护士问他这些数字代表什么时,他说代表着自己未来的财富。

  而与对数字的渴望一样迫切,少年巴菲特似乎天生就对金钱有着强烈的欲望。虽然家境殷实,但从9岁起,他就开始摆摊卖饮料,并通过统计自动售货机里各种饮料的瓶盖数,来推断哪种饮料更受欢迎。

  少年巴菲特对股票的痴迷程度毫不亚于其他孩子对飞机模型的喜爱。他常去爸爸的公司帮忙抄写股票价格,11岁时,他以每股38美元的价格买了3股城市设施优先股,并在上面赚到了他的“第一桶金”——5美元。12岁时,他已发誓自己要在30岁前成为百万富翁。

  凭借“觉得赚钱还能看着财富慢慢累积是件很有意思的事情”这一如此单纯的想法,巴菲特在青少年时期从事了很多种职业:销售饮料、杂货店小伙计、送报员、高尔夫球童以及股票推销员,他甚至还开了两家公司专门从事二手弹子机出租生意和出售二手高尔夫球,而且还用自己赚来的钱买了40英亩的土地成了小地主。

  这些不同种类的生意给巴菲特带来了不菲的收入,同时也进一步坚定了他未来从商的信心。他极度信赖数字,所有的决策都依赖于数字的推断。中学时期,他在商业和投资领域的天才已经被人们广泛关注,在毕业纪念簿上,人们给他的评语是“喜欢数学……是一个未来的股票经纪人”。

  1947年,已经赚了5000多美元的巴菲特卖掉了自己的弹子球公司,进入著名的沃顿商学院,开始了他的大学生涯。不过,在这里,巴菲特无法从模糊宽泛的理论教学中找到“赚钱的技巧”,他将大部分时间放在费城的一家股票经纪公司中,并开始为自己未来的事业寻找投资人。1949年,巴菲特出人意料地放弃了沃顿商学院的课程,转到自己更熟悉的内布拉斯加大学学习,在后来的3年中,巴菲特继续自己的送报和高尔夫球生意,并将其发展壮大,从单纯的推销员变身为管理者。

  由于形象不修边幅,巴菲特去哈佛商学院读硕士的申请被拒绝,在失望之中,他读了格雷厄姆所著的《聪明的投资人》一书,马上对其爱不释手,于是,在1949年8月,他成功地拜于股票分析大师——本杰明·格雷厄姆门下,正式开始了他辉煌的投资生涯。( (来源:新华网)


 

特别声明:本站的所有信息仅供参考。
推荐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