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佛教教育如何走出困境

   发布时间:2011-06-28 来源:互联网

中国佛教教育如何走出困境
2011-06-11 21:57:42
标题是凤凰网的一个专题,缘由是深圳弘法寺面向社会招聘教师。本人障深智浅,学习佛法八年有余,成绩乏善可陈。今日在凤凰网看到这个专题,引发了末学的思考,特将末学的想法写出来供养教内外的高僧大德。
 
佛教的包容性
佛教在公元前六世纪创建。根据古籍记载,在公元67年正式传入中国。佛教在中国落地生根已近两千年。佛教作为世界上三大宗教之一,也是东方世界唯一最大的宗教。其对亚洲人民,尤其是中国人民的影响非常重大。当代佛教大德赵朴老就曾说过若将中文中一切与佛教有关的词语去掉,中国人将讲不出一句完整的中国话。
纵观历史,佛教传入亚洲各国后遭遇各不相同。佛教在本土(印度)遭遇了宗教侵略,所有僧众被屠杀,所有佛寺被摧毁,如今佛教在其出生地已罕有信众。在东南亚各国的一支,现称南传佛教对地区各国都产生了重大影响,也成为了泰国等国的国教。数千年来的教化,塑造了东南亚人民温和谦逊的性格。在中国中原地区的一支,现称汉传佛教,其标志性的宗派为“禅宗”。佛教在中国中原地区,与中国本土文化互相交融,形成了中国璀璨的文化,对中国人的生活方方面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中国藏区的一支,现称藏传佛教,据传释迦族人在遭到宗教屠杀后,全族翻过喜马拉雅山移居到藏区继续生存。佛教在藏区与当地习俗结合,从造像到学术都独具特色。
简要的表述了佛教的发展过程后,我们不难发现佛教不论传播到哪里,都会主动与当地的文化融合,以更加适应当地众生的口味,这也是佛教数千年来得以成长为东方第一大宗教的根本原因。更简要的表述便是佛教具有包容性,不具排他性。对于一切文化皆能主动接触,并且积极改变自身的一些不合时宜的机制。
本人认为宗教与种族有一定的共通性。我们常讲,不具包容心的民族是没有发展的民族,注定是要被历史淘汰的。宗教亦复如是,不具包容心的宗教,是注定要被众生舍弃的。所以佛教数千年来得益于其包容性,才能在亚洲地区释放出夺目的光彩。
佛教同样也具有不与人为敌的特性,在世界各大宗教中,恐怕这是佛教独有的。从其在本土遭到毁灭,再到中国历史上的三武灭佛,再到近代文化大革命,佛教皆是全盘接受,并未有过大规模的抵抗运动。并且佛教徒认为国家有灭佛运动,都是自身没有做出好样子,使国家对佛教产生误会所致。并会从自身进行深刻反思,迎来一次次的凤凰涅槃。这同样也证明了佛教并不是消极的宗教,其大智慧被彰显的淋漓尽致。
 
上世纪佛教受到的巨大冲击
二十世纪的世界极其跌宕起伏,动荡不断。不仅对于佛教,对于世界上任何一个宗教,任何一个民族,任何一个国家都是巨大的冲击。而中国在历经数千年的封建时期后,忽然遭受了西方列强的武器摧残,使中国跌入了史无前例的低谷,佛教也同样遭受了巨大灾难。
上世纪中国又经历了常年的内战,在战火纷飞的年代,没有谁会寻求精神慰藉,能活命就已谢天谢地。在经历了半个世纪的战火,终于迎来了新中国的建立,终于有了一个稳定的环境,可随后而来的文化大革命,对包括佛教在内的一切中国传统文化又进行了一次毁灭性的打击,使中国传统文化大伤元气。即便是在文化大革命后许多年,各种传统文化也因元气大伤而一蹶不振,都在进行休养生息。能从侥幸中存活下来已然不易,又何来的发扬光大?
 
现代佛教面临的困境
今日二十一世纪,不论是国内还是海外,已趋于稳定。国内的经济经过三十年的高速发展,也已经摆脱了贫穷落后的标签。物质极大繁荣的大众,越发的渴求于满足精神世界。近年来国学、宗教等领域也迎来了一次难得一遇的发展机遇。佛教该如何把握这次百千万劫难遭遇的机会?
对佛教历史有研究的人都知道,在古代中国,出家是一件大事,要经过国家认可后才能出家,而获得国家认可的方式便是考试,择优准许。所以古代佛教的僧才队伍水平很高,佛教僧人在古代代表了社会最精英的群体,最开放的思想。在这种选拔体制下,佛教在中国古代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而在现代,除一部分对出家把关严格的寺院外,很多寺院都迫于人丁稀少而来者不拒,使僧才水平大幅下降,近代佛教高僧大德也远远不及古代高僧大德的成就,这是现代佛教的第一难题。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佛教传入中国初期,历经了数百年的译经工作。佛教三藏十二部,其分量非常巨大。传入中国的梵文佛经也远比中文佛经浩瀚的多,那时的鸠摩罗什大师、玄奘大师、实叉难陀大师等高僧大德精通中梵文字,对于中印两国的文化也非常通晓,而且在佛教的修为上更是望尘莫及。这些高僧大德翻译出了如理如法又文辞精美的中文佛经,为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奠定了无比坚实的基础。
现代的世界,早已不像古代。得益于科技的高速发展,世界各国的距离无比接近。欧美世界经过多次工业革命,其文化也随着工业产品传遍世界各地。基督教、天主教等宗教也在世界范围内大规模传播,现代佛教也很注意向亚洲以外的其他国家传播,但多年的经验告诉我们,在这些国家传播佛教,其受众绝大多数也是华裔,并未引起这些国家本土人的兴趣。
英语是世界上最通用的语言,这是不争的事实。国内的教育,也已将英语确定为第一外语。反观现代寺院和佛学院,有多少僧才精通中英语言?将范围扩大至全体佛教教徒,又有多少人才能准确无误又契合外国人的习惯的翻译佛教经典?
说回国内,因为种种原因,将出家的标准一次次降低。其结果就是寺院接纳了太多良莠不齐的僧人,而且有很多出家人并不是为了认真研习佛教出家。这样就使得僧人的形象大幅下降,能作为人天师的高僧更是凤毛麟角,当代的佛教高僧大德皆已古稀之年,而中青年的高僧大德又屈指可数,陷入了青黄不接的尴尬。高僧大德留下的著述都是文言文,而良莠不齐的现代僧人是否能看的懂文言文都是一大问号,又何言钻研?现代社会大众的教育水平不断提高,面对大众,佛教也必须要有与之相对应的人才才能将佛教弘扬。
没有人才一切都是纸上谈兵。
 
 
佛教发展的未来展望
我常说,如果几次工业革命都发生在中国,中国的文化传播至全世界,相信基督教天主教也会吸收中国文化而对自身进行改造。而这只是如果,如今的现实是欧美文化大行其道,佛教若想广度众生,必须要进行适当的改造。
佛教应该再次发挥自身的包容性,没有必要执着寺院的建筑风格是中式还是欧式,更没有必要执着佛教的人才是出家人还是在家人。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只要在佛教中有所成就,便要礼贤下士,礼请他们来为道场大众上课。
 
佛教的形象需要与时俱进,少一些“给死人办事”,多一些“给活人上课”。少一些繁琐的仪轨,多一些人性化的安排。在严格保持佛教原则思想的前提下,其表现形式要更加适合现代人的口味,要灵活运用各种现代高科技设备。如此才是真正的荷担如来家业。

 

特别声明:本站的所有信息仅供参考。
推荐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