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施问题

   发布时间:2012-11-19 来源:互联网

布施问题


社会有许多的慈善家,或是宗教的大护法,虽然常常布施金钱财物,却不见他的收入减少,财产稍损,反而因为阴功积德,吉神相随,处处得众,事业蒸蒸日上.
现在贫穷的人,若依因果律,皆是前世缺乏慈悲,吝于布施所造成的因,于今生今世得到的果报.
布施,要富有慈悲,推己及人之心,不一定需要很大的财力,主要的在于布施者的慈悲博爱之心,发心的大小,才是决定因果律的重要条件.
投机取巧以及侥幸的暴发户并非没有,只是这种特殊的例子,赚钱太容易,流失出去的也很快,踏实困苦的奋斗,才会珍惜血汗换来的金钱,于币值的内涵中则会存在可贵的精神力量,用这种金钱行财布施,才是上苍所乐于受纳的呀!
所以说一切之财施,法施,无畏施,首重存于其中的慈悲之精神力量和发心的原动力,不在于外形质量之或大或小也.
有的人家庭十分平安和乐,财物不亏,少病多福,是何原因?
这种家庭,必是前世为公忘私,热心善行的人,也许当时并不求福报,只服务人群,但是今世天必循律加福德于其身;现在若是有人,家庭不安,欠缺财用,赶快加强参与公益事业,或是力行布施,并非无钱无势便不能布施,用心来推心置腹于疾苦,便是极大的善因,是不愁不成善果的.
有人倒闭别人的钱,暗中欢喜,自言他人前世欠我,今被倒钱是应该之说,恶极加重,若是有慈悲心,痛改前非,由自性忏悔,虽未还本,罪可以赦一点.
昧心钱最好不拿,不管拿多拿少,心就变歪,贪欲的人就会因私心之故,失去公正中庸的气节.
古时为官,首重廉节,商人交易公道,重义气守信用,没有倒闭现象,现在为公务员,亦须注意操守,稍有贪念,则为人左右,形成为钱控制的贪官污吏,如此则其公正勇猛的气度,以及光明坦然的智慧,都荡然无存.
只因一念之差,便丧失为人公正的魄力,使其一生中人格破产,则此人是"人"乎?还是卖官求荣之"物"呢?
古圣贤能超乎于凡人之上,过着气度辉煌安贫乐道的生活,便是他能守中不贪呀!

特别声明:本站的所有信息仅供参考。
推荐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