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状元绝品书法真迹

品茶论酒赏石轩   发布时间:2014-02-07 来源:互联网

【收藏鉴赏】清代状元绝品书法真迹

2014-02-07 品茶论酒赏石轩

戴有祺

   戴有祺, 江南金山卫(今上海金山)人。字丙章,号珑严。出生年不详,卒于清康熙五十年(1711)。清康熙三十年(1691)状元。授职翰林院修撰,掌修国史。是科考官拟定:第一名吴昺,第二名戴有祺,第三名杨中纳。康熙帝认为戴有祺书法好,遂定之为一甲一名。戴有祺取状元后不久便告假,回乡服丧。康熙四十一年壬午科乡试为内直诸词林官。是年大考詹翰被列为三等,依例降职为侯补知县。仕途不畅,他不肯赴职。辞官离京,归乡隐居,再不复出。

于敏中
  江南金坛(今江苏金坛)人。字叔子,号耐圃。生于清康熙五十三年(1714),卒于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清乾隆二年(1737)状元。该科为庆乾隆帝登极恩科。授翰林院修撰。历任山西乡试、会试考官,山东、浙江学政,兵部、刑部侍郎、户部尚书,内阁学士,军机大臣,官至协办大学士、文华殿大学士。曾为方略馆、国史馆、三通馆及四库全书馆总裁。封为太子太保。主事军机处二十年。生前把持朝政,交结内侍,广收贿赂,贪污资财,死后败露,撤祠祀、夺世职

王杰 

 

王杰(1725-1805),字伟人,号惺国,陕西韩城人,王杰八岁丧父,家境贫寒。


自幼聪明好学,青年时期曾在江苏巡抚陈宏谋门下当幕僚,被陈器重,最后以陕西会考第一(解元)会试京城高考,又以探花第三名进呈乾隆皇帝殿试。


当时正逢乾隆欲在北方选拨人才,又见王杰字迹(书法)工整清秀,便把他拨为第一,成为清朝开国第一名陕西状元。


据传说王杰中状元后,山东学士很不服气,认为选拨不公,便出对联考王杰,上联是:“孔子圣,孟子贤,自古文章出齐鲁。”王杰立即对答道:“文王昭,武王穆,而今道统在西秦。”山东举子由此态度一变,对他十分尊敬,反映了王杰的文才确有过人之处。


王杰中状元后,初在南书房当值,后经多次升迁,官至内阁学士。乾隆三十九年(1774)任刑部侍郎后又转调史部,擢升右都御史,乾隆五十一年(1786)出任军机崐大臣,上书房总师傅,第二年又出任东阁大学士。



钱棨

 

钱棨(1734~1799),字振威,号湘舲,祖籍无锡,长洲人。乾隆辛丑一甲一名进士,状元,授修撰。他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连中“六元”的状元。28岁以县、府、院试三个第一考上秀才,人称"小三元"。


乾隆四十四年乡试考中第一名解元;乾隆四十六年(公元1781年)进京会试,得中第一名会元;同年紧接着在殿试中,又摘得状元桂冠,从而成为清代第一位连中三元的状元,也是中国科举史上唯一夺得六个第一的状元(考秀才夺得的“小三元”加上考进士夺得的“三元”,共计六个第一,合称“六元”)。明朝黄观也是。



李承霖

 

李承霖,字雨人,一字仰严,号果亭,行五,生卒时间为公历1808年7月17日至1891年11月13日,享年84岁。


李承霖于道光十九年(1839)秋的乡试中,举经魁(中举第一名称解元,前五名统称举经魁),翌年春的庚子恩科(国家因庆典而增加的一次科考称恩科)中,被道光皇帝钦点为一甲一名状元。


镇江故老相传,当时阅卷大臣将其取在第十名且将前十名名单进送皇帝,时值十几省大旱数月正逢好雨,因大雨为霖,道光见承霖二字后龙颜大悦,认为这是上应天象是国家之吉兆,便将其用红笔钦点为第一名。



翁同龢

 

清代书法家。字叔平,号松禅, 别署均斋、瓶笙、松禅、瓶庐居士、并眉居士等,别号天放闲人,晚号瓶庵居士。咸丰六年(1856)状元。


官至协办大学士,户部尚书,参机务。光绪戊戌政变,罢官归里。


中国近代史上著名政治家、书法艺术家。卒后追谥文恭。学通汉宋,文宗桐城,诗近江西。书法遒劲,天骨开张。


幼学欧、褚,中年致力于颜真卿,更出入苏、米。工诗,间作画,尤以书法名世。晚年沉浸汉隶,为同、光书家第一。当时的书法家对他的书法造诣之高十分敬佩。



夏同龢

 

光绪二十四年,夏同龢得中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掌修国史。光绪二十八年,夏同龢出任湖南乡试主考官。此科乡试是补庚子、辛丑恩正并科。


湖南乡试题为:《理财论》、《周礼六官与今六部同论》、《冯异愿国毋忘河北之难论》、《诸葛亮开诚心布公道论》、《唐太宗书督守之名于屏论》。后夏同龢被派遣赴日留学。

 

民国二年,夏同龢出任湖南国税厅筹备处处长,众议院议员。相继任北京政府国务院法制局佥事、参事。


民国五年,国会恢复,夏同龢再任众议院议员。作为议员夏同龢曾为当时立法之事奔走。民国六年,出任江西实业厅厅长。


民国八年,夏同龢离职,赋闲在家,不再任职。民国十四年病逝。



徐郙 


徐郙(1838-1907),字寿蘅,号颂阁,江苏嘉定人,同治元年状元。清同治元年(1861)壬戌科状元,授修撰,历任礼部侍郎,礼部尚书,拜协办大学士。该科为庆同治帝登基特设恩科。


徐郙授修撰,官至兵部尚书,左都御史,协办大学士,礼部尚书,工诗,善书画。



刘春霖


刘春霖(1872—1944),字润琴,号石云。直隶肃宁人,清光绪30年(1904年)甲辰科状元,亦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名状元,所谓“第一人中最后人”。


他在诗书画上均有极高的造诣,尤擅小楷,其小楷书法有“楷法冠当世,后学宗之”之誉,至今书法界仍有“大楷学颜(真卿)、小楷学刘(春霖)”之说。



陆润庠

 

陆润庠(1841~1915)字凤石,号云洒、固叟,元和(今江苏苏州)人。同治十三年(1874)状元,历任国子监祭酒、山东学政、国子监祭酒。以母疾归苏州,总办苏州商务。


光绪庚子(1900)八国联军入侵,慈禧太后西行途中,代言草制。后任工部尚书、吏部尚书,官至太保、东阁大学士、体仁阁大学士。宣统三年(1911)皇族内阁成立时,任弼德院院长。


辛亥后,留清宫,任溥仪老师。民国四年卒,赠太子太傅,谥文端。其书法清华朗润,意近欧、虞。然馆阁气稍重。

 


吴其濬

 

吴其濬(1789-1847),字瀹斋,号吉兰,别号雩娄农。清朝植物学家。河南省固始县城关镇人,卒于故乡。嘉庆进士,1817年官授翰林院修撰。


吴其濬是清代河南唯一状元,一生“宦迹半天下”,曾任兵部左侍郎,户部右侍郎,湖广、云贵总督,湖南、浙江、云南、福建、山西巡抚,著名植物学家。



刘福姚

 

生于同治三年甲子二月二十一日(1864年)[资料来源:《清代人物大事纪年》,p1496,朱彭寿编著,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卒年待考。清代状元。原名福尧,字伯棠,一字伯崇,号忍庵,一号守勤。广西桂林人。 


 清光绪八年(1882)举人,十五年(1889)任内阁中书,十八年(1892)殿试一甲第一名,成为广西最后一名状元。由翰林院修撰历任侍讲、贵州乡试正考官、广东乡试副考官、浙江乡试副考官、河南乡试副主考官、翰林院秘书郎兼学部图书局总务总校。



黄思永

 

江苏江宁人。字慎之,号亦瓢。生于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卒于民国三年(1914)。清光绪六年(1880)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掌修国史。


黄思永幼丧双亲,由己行聘之岳父延师教读,直至完婚。他生活贫困,抄经书、教书维持生计。


同治十二年(1873),朝考后任职礼部,又考进军机处。光绪六年,得中状元。


他不图宦途升迁,只想经商办实业。光绪十二年充会试同考官,后累迁,官至侍读学士。



林召棠

 

广东吴川人。字爱封,号芾南。生于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卒于同治十二年(1873)。清道光三年(1823)状元。



王仁堪

 

闽县(今福建闽侯县)人。字可庄。生于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卒于清光绪十九年(1893)。清光绪三年(1877)状元。王仁堪于同治十三年由举人考取内阁中书。取状元后,授翰林院修撰。



王壽彭

 

潍县(今山东潍坊)人。字次篯。生于清光绪元年(1875),卒于民国十八年(1929)。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状元。授翰林院修撰。


王寿彭少年苦读,十七岁中秀才,二十六岁中举,年仅二十七岁即状元及第。


光绪三十一年,王寿彭被派往日本考察政治、教育和实业。在日本,他敌视孙中山领导的革命。回国后,著《考察录》,倡导改良教育和实业。



吳魯


福建晋江人。字肃堂。生于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卒于民国元年(1912)。清光绪十六年(1890)状元。


该科为庆祝光绪帝"亲政"特开恩科。同科榜眼文廷式德才兼备,诸考官一致列为第一。惜在其策试卷中将“阎”字误写为“面”,光绪帝将其列为第二,吴鲁夺魁。


取状元后,授翰林院修撰,掌修国史。光绪十七年,出任陕西乡试副考官。后转任安徽学政。


光绪二十二年,母丧回乡。三年服丧期满,出任国史馆纂修,教习庶吉士。


光绪二十六年,充任军务总办。光绪二十七年,吴鲁出任云南乡试主考官,次年,任云南学政。光绪三十二年,返京后,被任命为吉林提学使。同诸省督学赴日本考察。光绪三十四年,在京学部供职。



張建勛

 

广西临桂人。字季端,号愉谷。生于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卒于民国二年(1913)。清光绪十五年(1889)状元。





 


特别声明:本站的所有信息仅供参考。
推荐图文